医学前沿
首页 >> 医学前沿 >> 正文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8年08月13日 10:44 蔡红艳,田继华,祁金顺 点击:[]

①学生在已具备基础医学知识的前提下,遵循本课题组的科研方向,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从中文到英文、从综述文章到学术论文,且最好是近3一5年的文献(有利于选题的新颖性);②结合自己的关注点,独立设计课题,并做详细的开题报告,请导师、课题组其他指导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共同讨论选题的可行性;③开题报告通过后,购买实验材料,进行预实验,之后按照预期计划完成相关实验,并统计数据和分析图像;④撰写科研论文并投稿,回答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直至杂志社接收文章。以笔者所在的科研课题组为例:一位七年制本硕同学对科研具有浓厚的兴趣(来自于理论课授课教师的启发),并积极主动要求参加课题组。在了解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之后,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英文文献为主)并发现:人体内的一些免疫细胞所分泌的促炎因子能够引起神经炎症,
而神经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的发病呈正相关;因此,他设想:采用能使促炎因子表达水平下降的药物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是否奏效了并做了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课题组一致支持他的设想。于是,他开始购买试剂,制造动物模型,设计动物行为学检测、电生理记录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来观察此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效应并分析药物作用的可能机制来证实此设想。实验结果表明:此类药物是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这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最后,他还学会了统计数据和分析图像,撰写了科研论文,投稿并写了答复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章终于被刊出,发表于SCI收录期刊Behavioural Braiu Research ( 2017年,3区,影响因子为3.002)。这个成绩对于本科生来讲实属不易。
    2016年,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对首批生物制药专业的本科生实施了科研培训计划。学生认真参加了科研培训,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相应的科研任务。在总结汇报时,我们的感触很深: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这次计划为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使更多的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并受益。
   2. 3实施注意事项 在遴选导师的过程中,将热爱教育、师德高尚、兢兢业业、关爱学生;有丰富的指导学生的经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在研项目,经费充足的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老师选入导师队伍。同时,每个科研课题组指导的学生数目不宜过多,严格按照每1 -2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否则可能会影响到科研培训的有效性。通过“导师一学生”双向选择的思路,保障科研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科研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所以,对于学生的考核,学校应改变分数至上的考评方式。考核方法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综合考量以下方面:选题是否实际,不能盲目夸大,应量力而行,着重解决一个科学问题即可;实验开始前,是否有详细而具体的实验计划,尽可能开展一些预实验以保证课题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完整的实验记录等。对于考核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在奖学金评定和保送研究生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同时也激励其他的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进取。对于导师的考核,学校也应建立一套完整而严格的考评体系:学生评价、导师自评、教研室评价、学院评价及学校评价,从而能够有效地督促导师的工作。在奖励方面可以考虑:将导师的劳动计入年终考核工作量;在晋升职称和评先选优工作中,作为推荐或评选的重要参考指标等。
    综上所述,本科生科研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实践型医学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新策略。

(来源于:《基础医学教育》,2018年5月,第20卷第5期)

上一页 [1] [2]

上一条:基础医学虚于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展望 下一条: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考核关联性的分析与思考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山东省淄博市人民西路1678号  
邮编:255300  
传真:(+86)0533-2829166
办公电话:(+86)0533-2829102  
招生电话:(+86)0533-4318888  
管理员邮箱:qlyyxy@qlmu.edu.cn

“靠企吃企”专项问题专项治理

监督举报电话:0533-2829010       

举报邮箱:qlyyxyxfb@126.com  
  • 官方微信
  • 招生微信
  • 就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