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首页 >> 医学前沿 >> 正文

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2017年02月04日 15:53 刘的,刘原,马肖容,王玲珠,薛芝琴,王卫利 点击:[]

近年来随着各医学院校的扩招,每年进入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新的职业医师法的颁布实施,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患者拒绝或不愿接受医学生问诊,不愿意被医生当作“教材”。而诊断学教学中,需要学生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技术却不能在患者身上反复练习,学生得不到实际动手操作的锻炼,更见不到典型病例,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使教学工作难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又称为模拟病人,是从事非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病人,经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可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功能。SP的概念是1968年由美国人巴若斯首先提出,之后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加、日等己有70%的医学院校不同程度使用了SP。2004年开始,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 USMLE)也采用了SP的方法。由于条件所限,我国医学教育领域SP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经验较有限。我院在2007级5年制本科生诊断学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教改模式,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与引入标准化病人教改模式的下的教学效果,并结合问卷调查,探讨SP教学的优劣,以期为诊断学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研究对象及分组

2007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82人,分为4个班级,每班20—21人,4个班级学生既往学习成绩、性别比例无差异,随机抽取1班及3班为教改组(n =40) ,2班和4班为对照组(n =42) ,4个班级学生同时上诊断学大课,课程进度相同。在完成相关理论课教学后周一至周四分别安排四个班级学生见习课,见习课教改组引入SP参与教学,而对照组仍沿用传统模式教学。

1.2研究方法

1. 2. 1 SP的招募与培训

在我院非从医的行政及后勤工作人员中挑选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自愿并热心为医学教学作出奉献的志愿者,由内科各科室长期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的专业医师根据典型病例编写脚本,制定评分标准,共同讨论通过后培训志愿者。按照诊断学的要求和临床工作特点,要求SP熟悉问诊的一般程序和思路,了解问诊的内容和技巧,掌握查体手法、程序及技巧,以便配合和评价医学生的问诊及查体过程,经考核合格后录用。

1.2.2对照组培训方法

①病史采集:按常规培训模式,病史采集的临床见习课程先由见习课老师讲解问诊技巧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为3 -4人一组,每组问诊1个病人,问诊结束后书写病历,并由带教老师组织讨论、点评。②体格检查:按常规培训模式,见习课经指导教师讲授及录像等资料强化后,教师示范,然后学生两两互查,教师予以指导。病理体征的认识除影像资料外,结合电子标准化病人示范异常体征,个别特殊体征可引入病房,由教师指导观摩。

1.2.3教改组培训方法

①病史采集:见习课老师讲解问诊技巧及注意事项后,每位学生经SP训练1次,并于训练后书写病历。SP模拟不同主诉的病例,在提供病史的同时,对询问者的问诊行为进行监督并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评价,在反馈的同时提示问诊、体检个案的医患交流知识和技巧。见习指导教师最后再总结、评价学生病历;SP训练时,由学生主导问诊,SP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脚本训练学生应付各种特殊情况的能力与技巧,并体验医患关系,SP将学生询问到的内容与设计好的评分表上应取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反馈学生病史采集中遗漏的内容及在人际交流中的不足或不当之处,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病人、安慰病人,尊重病人隐私,消除病人顾虑,如何与病人沟通,从而取得其信任,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②体格检查:在常规培训模式基础上,见习课经指导教师讲授及录像等资料强化,教师示范后,每位学生经SP训练1次,包括体检技巧和内容。依据教学大纲中体格检查的要求,力求规范化、标准化。SP根据自己被检查的感觉判断检查者手法是否正确。查体完毕时,SP根据其亲身体验并依据教学大纲指出漏查条目、检查顺序、器械使用及检查手法正确与否,进行个别辅导,强化不足之处,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临床交流和行为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病理体征的教学,除常规影像资料、电子标准化病人及进入病房见习患者特殊体征外,可由SP扮演某些特殊体征,包括阳性体征和患者神态情绪的模仿,并由学生亲自体验。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条:慕课在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条:情感教育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山东省淄博市人民西路1678号  
邮编:255300  
传真:(+86)0533-2829166
办公电话:(+86)0533-2829102  
招生电话:(+86)0533-4318888  
管理员邮箱:qlyyxy@qlmu.edu.cn

“靠企吃企”专项问题专项治理

监督举报电话:0533-2829010       

举报邮箱:qlyyxyxfb@126.com  
  • 官方微信
  • 招生微信
  • 就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