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医学实验中心
一、实验中心概况
分子医学实验中心目前现有生物化学实验室和医学免疫学实验室各3间,比色室2间,实验准备室2间以及危险化学品室、PCR和成像室和仪器室等各1间,承担我校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药剂、预防医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各专业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课程的实验任务,实验中心现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分光光度、紫外分光度计、722分光光度计、PCR仪、凝胶成像仪、高速离心机、恒温摇床、光照培养箱、恒温培养箱、水浴箱、干燥箱等等仪器,完全可以满足我校学生实验教学需要和教师科研需要。同时,实验中心每学年还承担大量的学生“挑战杯”科研工作和学生毕业设计任务。
二、教学理念和目标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目标导向型的“3B”(基本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和“3C”(传统教学结合现代技术,实验实践结合模拟仿真,基础实验结合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方案。在新时期以提出“基础-综合-创新”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对新形势实验教学提出: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四转化”,即由学生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化,由单纯验证向综合分析转化,由模仿操作向创新设计转化,由单纯服务学科向服务专业、服务社会转化;在实验教学目标上,实行“四加强”,即加强实验基础知识教育;加强动手能力教育;加强科研创新素质教育;加强临床思维综合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实施“三服务”,即服务于专业培养,服务于临床应用,服务于社会科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在实验中,引入了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先进技术:如荧光免疫技术、基因分型技术等。在荧光免疫实验中采用CCD图象采集和多媒体教学软件配合,或直接采用酶标仪读取数据使学生能更清晰的看到实验结果,使实验取得满意的结果;基因分型技术实验是一个耗时的实验,为此实验室通过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室还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改革,这些模拟实验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有效的帮助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遗传致病基因的筛选和检测实验。
(3)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现代先进实验技术的训练,增加了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品的数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完整的实验操作训练,还开设了一些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如质粒DNA的提取、分离、纯化、分析检测;分子克隆、克隆的筛选和鉴定、克隆基因的表达、表达产物的分析等。
四、开设实验项目
所属平台 |
实验层次 |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分子医学实验中心 |
验证性 (42.1%) |
1 |
温度、PH、激活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
2 |
蛋白质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的测定 |
||
3 |
血型抗原检测和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
||
4 |
沉淀反应-双向琼脂扩散 |
||
5 |
沉淀反应-单向琼脂扩散 |
||
6 |
金标免疫斑点渗滤实验 |
||
7 |
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和检测 |
||
8 |
ASO、RF 、AFP检测 |
||
综合性 (47.4%) |
9 |
ELISA乙肝五项检测 |
|
10 |
蛋白质浓度测定 |
||
11 |
凝胶过滤层析 |
||
12 |
维生素C性质及食物中VC含量的测定 |
||
13 |
组织LDH总活性的测定 |
||
14 |
血清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
||
15 |
动物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 |
||
16 |
动物组织基因DNA的鉴定 |
||
17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
设计性 (10.5%) |
18 |
质粒DNA的提取与鉴定 |
|
19 |
乙醛脱氢酶基因组扩增及鉴定 |
五、实验教学中心的开放运行机制
(1)开放内容:开放内容包括基本实验项目、课外科技项目、学生自选实验项目、开放实验项目、学科竞赛训练项目、教师教研及科研项目、学生教研及科研项目等。
(2)开放对象:专科生、本科生、教师和校外师生。
(3)开放模式:
•科研科技活动型:依托学科平台以及省重点实验室(二区),指导学生申请并完成各类学生科研项目,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校学生科研项目、教师教科研课题子项目、承接横向课题等;
创新开放实验型:各实验室根据教师教研、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培训等需要发布开放实验题目,或根据实验室特点自拟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吸收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
•自选实验课题型:结合学生兴趣小组(如生物化学大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自拟各类实验课题,经中心评审给予一定资助,并指导课题的方案设计、试验装置安装与调试,完成课题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指教学计划内的实验教学项目,由于学生选课冲突、生病请假以及需进一步加强实验技能训练等原因,无法在计划安排的实验时间内完成,需要在其它时间进行实验。
六、教学成果
(一)教学改革力度大,教学成果显著
中心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项,在完成教学论文20多篇,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励1项,主编出版各类教材7部,主编/参编实验教材1部。
(二)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实践创新计划并获资助,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并投稿,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并获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三年来共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1项,省级大学生“挑战杯”奖励1项,正式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 3篇,学生参与自主研发成果获国家专利2项。